芒果在线>资讯>芒果百科云>房价

房价

银十月楼市量价齐涨推进土地市场火热

随着第四季度的临近,开发商拿地的热情也日渐高涨。数据显示,在新政出台以后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在内,多地成交量及成交量都有了明显的上涨,均刷新历史新高。开发商对此也表达了乐观的态度。 随着各地政策松绑尺度越来越大,以及银行陆续落实了 930 房贷新政的要求, 10 月份全国主要城市的成交量也开始迅速回暖。而在楼市出现复苏的情况下,房企对后市的预期也转向乐观,拿地积极性大增。 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单月楼面成交均价达到了 9367 元 / 平方米,仅低于今年 1 月份的 10588 元 / 平方米,是 2 年来的第二高点。而如果只计算住宅用地的话,一线城市 10 月份成交土地的楼面均价达到了 15906 元 / 平方米,创下单月最高纪录。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银行陆续落实 9?30 房贷新政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止跌已经明确,但最终反弹的幅度依要看后续信贷释放的情况。 而根据 CREIS 中指数据显示, 2014 年 10 月份,全国 42 个主要城市的成交量达 2416 万平方米,环比 9 月份增长 12.6% ,创下年内新高,但较去年同期仍有所下降。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成交量全线上涨,广州成交面积增幅最大,为 58% ,深圳次之,环比上涨 47% ,此外北京、上海也有超过 20% 的增幅。 25 个二线代表城市中 17 个城市成交量环比回升,南京、杭州等地增幅显著。 13 个三线代表城市中 10 个城市成交上涨,韶关增幅超七成,扬州超五成。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也显示,上周全国 54 个城市新房合计签约 56215 套,连续四周上涨,其中一线城市上周的成交量超过了 1 万套,创下年内新高。 同时, 2014 年 10 月份,全国 100 个城市 ( 新建 ) 住宅平均价格为 10629 元 / 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 0.4% ,虽然连续第 6 个月下跌,但跌幅进一步缩小。 库存方面,截至 2014 年 10 月 30 日,由于 10 月份 双限 政策松绑,加之多地出台公积金、税费等利好措施成交量有所回升,多地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厦门、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城市库存压力仍然较大。 土地市场方面, 10 月份,一线城市土地交易...

2014-11-05 13:49:17

楼市“金九银十”旺季完美收官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十月以来我国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量和成交价格正稳步回升。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房地产行业整体回温和房贷新政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中原地产监测,上周 40 个重点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前周回升 10% ,其中一线、三线和四线城市回升幅度均在两成以上。上周 40 个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面积重回 500 万平方米,达 525 万平方米,为今年以来按周成交面积的第三高,前两个高度分别发生在 1 月的第二周和 9 月的第四周。从中原监测的 21 个城市新开盘认购情况来看,上周各地新推盘数和认购率亦逐步攀升,平均认购率维持在 50% 以上的水平。其中,南京上周新开盘套数和认购率都达较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上周南京新开盘套数超过 2000 套,开盘认购率超过 70% 。但也有部分城市如大连、西安等个别项目新开盘认购率不足两成。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虽然整体来看,市场成交已逐步回升,但二三线城市的库存压力以及需求透支的压力仍不容忽视。 40 个重点城市新建住宅成交数据显示,上周二线城市环比仍下滑 9% , 10 月前 19 日二线城市环比 9 月同期微增 3% ,三线城市下滑 2% 。同时,主要城市二手房市场成交行情也仍处于低位波动之中。由于各地信贷政策的落实低于预期,上周中原报价指数和经理指数并未延续前周的跳涨行情,而是回复平稳。因此,信贷的落地执行、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因素仍将是影响市场成交能否持续复苏的关键因素。...

2014-10-24 14:18:15

多种政策提振楼市 十月楼市升温明显

上半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影响到我国GDP的增速,为此决策部门作出了实质性改革。房贷新政出台之后,公积金改革又接踵而至。振兴楼市意图尤为明显,据数据显示,多种利好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 这不是救市,而是令房地产市场回归常态。长期参与政策咨询、制定的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楼市调控政策有四个特点:一是去行政化,如取消限购、限贷,更多用市场办法调控;二是由给楼市降温变为升温;三是由自上而下的调控变为自下而上的差别化调控;四是改变过去单纯的调控,加入改革和创新,如央行鼓励银行发行MBS、支持地产企业开展REITs试点等行动。顾云昌称。 新政效应延后 9月30日房贷新政公布后几天内,各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信贷新政纷纷落地。 北京这边,首套房贷款还清后再买2套算首套,首付30%,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明年贷款利率可能会好一点。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均称已出台具体措施并已按照新的房贷政策开始执行。但几乎都是由总行出台指导性文件,而各地分行则可根据当地情况具体执行差别化的房贷政策。 不过,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幅度则很难扩大。 首套房贷利率最低的是农村商业银行,八五折,但是条件很苛刻,要求房子比较新,1998年以后的房子且客户资质好等。大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都是九五折、九折。目前我们二手房交易已经在按新的房贷政策在做业务。某大型房产中介人员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所说的七折利率是下限,至于各银行怎么定价,要按照市场合理成本来确定。在这些成本中,一是要考虑负债成本,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近年来上升得很快,与5年前根本不同;二是营运成本,包括员工工资等;三是风险成本,要进行风险拨备;四是营业成本,不管盈利与否,银...

2014-10-20 13:48:12

任志强预测房价继续上涨 此时购房正合适

随着楼市回暖,任志强又发表了预测,认为未来我国房价还将继续上涨,然而此时正是购房的最佳时机。 在任志强看来, 2014 年中国的房价还会上涨,虽然涨幅会有所缩小,但毕竟不可能出现全面下跌的态势。车子可以降价,但是房价却不会降,这是任志强最新的观点。亲们,房子不一定要买最好的,合适你的就可以 ! 但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仍在市场中踌躇犹豫。 高房价下如何买房聪明购房人要掌握五个原则 在房价这么高的情况下,如何买房 ? 在房价走势不明、或将出现拐点的形势之下,做一个聪明的购房人只要掌握五个基本原则。 第一原则:现在该不该买房 ? 先明确自身的生活居住需求。 该不该买房,要首先抛开房价涨跌的心理预期,因为房价回落非一朝一夕,而且从目前趋势来看,房价最有可能是回归到正常的速度和幅度,但不太可能一落千丈。 最关键是认清自己现有的住所能否满足个人与家庭的生活居住需求。 首先从家庭成员状况、日常起居、在家工作 - 学习、家庭休闲、家庭社交等家居生活的基本层面来确定住房需求,以此为依据来考察现有的住宅在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房屋面积、户型格局、房屋质量、物业服务、周边配套等几个主要指标上能否满足。如果现有住房在 3 个以上的指标上不能满足需求了,那么您就需要考虑尽快购置一套能符合需求的房子了。 第二原则:该买什么价位的房 ? 在自身购房财力之下,确定价格承受范围。 由于房价已经处于高位水平,为了不背上过于沉重的贷款压力,在了解到满足生活需求的住宅选择标准后,需要对家庭的财力进行评估,确定出一个可承受的价格范围。判断价格低限,可以用贷款最高额度与最高年限,来进行出每月还款额,只要月还款额占家庭月收入比的 1/3 以下即可。判断价格浮动空间,可以根据住宅指标家庭生活的影响程度分清各项需求指标的主次关系,明确哪些是必须满足的刚性需求,再确定哪些是可以舍弃的柔性需求。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有限的财力之下,得到既符合置业期望、又具有充分选择空间的购房价格...

2014-10-20 13:47:10

央行调整房贷效果显著 部分楼市温度骤升

距房贷新政出台已有半个月之久,此次房贷政策的调整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银十月我国多地楼市成交量回暖明显。有项目负责人透露仅是十一黄金周,来访看房的人就明显增长。 在价格方面,主流房企的行为和判断仍趋于谨慎,认为市场以平价走量为主。万科甚至认为,四季度楼市是继续降价态势,会有更多楼盘降价。房价下跌是有合理空间的,去年房价上涨的部分跌回去一半差不多就是合理价位。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政给市场带来的是一个销售窗口期,并不能说市场就此反转;长期来看,房地产业新常态已确立,楼市供求关系逆转,整体供大于求,房企去库存是首位,楼市正在进入存量房时代。 成交量回暖 万科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新推盘30多亿,认购80亿,去年十一认购30多亿,同比增长120%。如果9月推盘和十一连起来看,从9月1日至10月8日,推盘290亿,认购270亿,比9月单月的数据好了很多。 万科并非个案。多家券商调研显示,十一期间整个行业销售都比较理想,大部分主要房企认购数字都高于2013年,应该是一倍左右增长。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数据也显示,虽然商业银行房贷细则尚待落地,但效果已经显现,访客量、来电量均有增加。业内也对银十楼市行情持乐观态度。 克尔瑞监测的37个城市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共成交商品住宅138.36万平方米,较2013年、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3%和9%,其中13个二线城市市场回升最为明显,较同期分别上涨14%和21%。这还不包括假期因素使得多数城市网签滞后,大量隐性成交未在数据上及时体现。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十一期间,北京市商品房网签量同比下降超过30%,但日均新增客源量较9月增加25.3%。而访客量是成交量的先行指标,预示市场中未来购房潜力的变化。 中原地产10月前7天房地产相关收入较9月同比上涨138%,新房收入增长198%,二手房收入增长123%。不过,由于网签数据具有滞后性,十月初的网签数据反映的是9月末的实际销售。大部分城市在十一假期新开盘认购有改善,杭州、武汉、宁波、...

2014-10-17 14:51:18

专家预测今年第四季度我国楼市升温明显

自从央行发布了房贷新政之后,我国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楼市有明显升温的趋势,业内人士预测在今年第四季度,升温将愈加明显。 对于严格执行 限购 的北京上海广州来说, 银十 前半段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因 9 月 30 日央行调整 限贷 政策而升温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信贷政策松动所带来的效应虽有所显现,但是否能带动成交量大增,仍要看银行的执行力度,这一效果将在四季度逐步释放。 中国人民银行 9 月 30 日发布了关于放松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通知中修改了首套房贷的认定标准,同时要求各商业银行对住房贷款的利率、放款时间等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整。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 十一 长假期间,虽然北京市商品房网签量同比下降超过 30 %,但日均新增客源量较 9 月份增加 25 . 3 %。 相关数据显示, 10 月 1 日- 10 月 10 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 8 . 4 万平方米,同比减少了 22 . 3 %,但明显小于前三季度成交量同比下滑 32 . 2 %的跌幅。记者走访上海多家中介门店发现,受松绑房贷政策的影响,国庆小长假期间,大部分门店来客量不减反增。中原地产浦东北蔡二店经理告诉记者: 多数客户边咨询政策边看房,带看量处于上升期。同时,在政策受益最为明显的刚需区域,客户纷纷结束观望提前出手,带动了小长假期间成交量的上升。 上海多家中介门店经理还反映,由于信贷政策的松绑直接降低了买家的购房成本,导致房东心态有所转变,在议价上开始有所保留,目前部分房东已经开始上调挂牌价,还价空间收窄。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研究中心认为,调整 限贷 政策,救市力度远超市场预期,市场活跃度有提升也在情理之中。首先, 限贷 松绑,改善型需求尤其是首次改善型需求的首付压力降低,积压数年的大量二套改善性需求开始陆续释放;其次,一些房地产企业因利好政策也开始跟风涨价, 买涨不买跌 的心态促使一部分观望情绪浓厚的购房者开始敲定交易。 链家地产数据显示, 十一 长假期间,北京市新增需求供应比为 9 . 3 ,较 9 月份上涨了将近 50 %。链...

2014-10-13 15:11:50

房贷新政颁布促进楼市利益格局的转变

9 月 30 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房贷的新政。这一政策的发布,引起了地产界的巨大震动,不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还会重塑楼市新的利益格局。 首先,央行与地方官员的博弈。今年以来的中国住房市场,随着住房销售急剧下降及住房库存快速增加、房价有些许下跌,它对地方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及地方土地财政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从五六月开始,地方政府纷纷放松限购政策,并要求商业银行放松住房信贷来释放住房需求,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对于住房信贷优惠政策没有管辖权,商业银行并没有对地方政府政策放松闻风起舞,所以地方政府政策出招后对市场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不得不联合起来逼迫中央要求央行出招。可以说,《通知》可能就是在这种过招中出台。从《通知》内容来看,基本上改变央行一向以来支持真正居住消费遏制住房投机投资需求的原则,而是把居住消费过于泛化,并希望通过过度优惠的住房信贷政策来刺激过于泛化的居住消费,以此来满足住房 去库存化 的要求。 其次,对于《通知》设定的住房信贷优惠政策,国内商业银行有没有意愿来接招。当前国内金融市场条件与 2008 年不可同日而语,不仅利率水平全面提升,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的利率基本在 5 厘以上,而且银行的长期负债占比较高,商业银行可投放的资金不是太多。面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风险,国内商业银行要全面执行《通知》按揭优惠条款意愿不会太高。因为,商业银行这样做使得银行的利润消失,而且也让银行面临较大风险。 第三,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利益博弈。《通知》出台之后,房地产开发商不仅在舆论上左右住房市场,大叫房价还会上涨,要购买住房者尽早进入市场,而且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开始上调房价。他们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来影响房地产市场预期。开发商知道,只要预期转变,房价随之上涨,住房投机投资者就会涌入市场。 不过,当前国内住房市场的情况与早几年有不少差别,投机投资者要涌入住房市场估计会比以前慎重。原因在于...

2014-10-08 13:38:44

放松限贷政策促进楼市房价水涨船高

9 月 30 日央行发布了放松限贷的通知,紧接着十一的到来对各大楼盘的到访量和签约量都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商已经做好了调价的准备,所以购房者应尽早购房。 部分城市开发商欲调价 销售人员:我们也收到通知了,开发商国庆之后是一定会涨的。这周是推出了 50 套的特惠一口价,除了这 50 套,之后都会微调的,一定会涨。 广州此前价格调整的主力区域之一的萝岗,区域内楼盘价格大多不超过 1.5 万元 / 平方米,楼盘节日期间的均价涨至 1.9 万元 / 平方米,与去年楼价顶峰时的水平已经基本无异。 而在北京一处楼盘,虽然前来看房的市民并不多,但销售人员表示,楼盘的最低价已经从之前的最低 3 万元 / 平方米调整到 3.2 万元 / 平方米。 不止广州、北京,武汉等地也有类似情况。 销售人员:国庆期间看房的明显比前段时间多,成交量基本每天都在 6-10 套,之前每周 10 套左右。 央行新政热楼市 业内认为,央行新政鼓励改善型购房,对于释放楼市的改善型需求有重要意义。楼市迎来了改善型需求这股回暖的新力量,使得今年 10 月份的市场行情值得期待。此外,新政还把首付和利率的自主权交还给银行。也就是说,如果银行认定是优质客户,买第三、第四套房都有可能在首付和利率上获得优惠,对市场无疑又添利好。...

2014-10-06 14:01:57

“金九银十”丰收季 我国楼市收获颇丰

上半年的楼市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然而随着多地限购政策的调整和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的到来,才开始有了复苏趋势。金秋时节,是农作物丰收季节,对于我国的楼市来说也是收获颇丰的时节。 上半年的惨淡记忆犹新, 7 月开始的复苏势头,为秋天的收获带来希望。开发商们趁势加大优惠、让利推盘,一个一个日光、热销的喜讯接踵而来。刚刚结束的秋季房 展上,大幅让利优惠的项目,都获得了不错的业绩。二手房交易连续三个月都呈现出增势。银行信贷也开始松动,久违的首套利率优惠不仅重现新房市场,而且惠及 二手房市场,年初动辄数月的批贷期也已缩短到一两周甚至数天。秋天的季节里,楼市迎来久违的暖意。 趁着暖意,该出手就出手吧。开发商们赶紧降价走量,购房者们也趁着当下选择面较广,加紧选择自己心仪的房子。对购房者来说,不能总想抄底,底部往往过去后才能知道;对开发商来说,也不能总惦着攀高,高点之后不胜寒。 在日益分化的楼市面前,无论卖方还是买方,保持一颗平常心,放弃暴利的欲念,放弃投机的心思,回归居住本身,才是所有参与者应该遵循的规律。秋天之后,只有经历一个内敛、沉静的冬季,才能迎来烂漫如花、欣欣向荣的春季。...

2014-09-27 13:46:05

我国多地楼市成交环比上涨金九月回暖明显

昨日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 40 城市楼市成交情况,数据显示 40 个城市累计成交面积有很大的上涨幅度,同时 40 个城市中成交环比上升的城市中占大多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楼市的局面出现了扭转。 链家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张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今年 金九 与去年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但是市场有一定好转, 9 月以来成交水平明显高于今年 6~8 月,成交已经从谷底走出,正在逐渐好转。 楼市 金九 略现曙光 根据中 指院报告,分城市来看,二线代表城市同环比均有所回升,且环比增幅最高,为 22.1%; 三线代表城市则同环比俱降,且同比降幅最高,达 23.3% 。一线城市本周虽同比呈下降趋势,但环比亦有不小的增长,增幅为 21.8% 。 北京上周商品住宅成交 2550 套,面积为 22.69 万平方米,为今年 金九 以来第一次大幅回升,环比增幅 60.75% ,但同比仍有下降,幅度为 12.12% 。截至上周,北京商品住宅可售面积为 1045.37 万平方米,近两周略见下降趋势,降幅为 0.9% 。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 9 月第三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 24352 元 / 平方米,环比微降 0.8% 。 张旭分析说,虽然近两周北京自住房网签量减少,但是仍然对价格有一定的拉低 ; 另一方面,低端项目的热销也结构性拉低价格,近两周热销项目价格均低于 2 万 / 平方米。 从目前热销的住宅项目来看,多数价格走势较稳,未出现明显下滑。当前房企降价促销的需求仍然强劲, 10 月份价格下降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张旭说。 二线城市中也不乏成交数据优异者,比如浙江杭州。中 指院数据显示,上周杭州商品住宅成交 799 套,成交面积 8.49 万平方米,环比上升 8.36% ,同比亦有所回升,幅度为 15.35% 。杭州商品住宅库存去化良好,可售面积持续回落,为 442.93 万平方米,环比微降 0.35% 。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多地相继 放松限购 之后,个别商业银行开始恢复首套利率优惠政策,虽然此现象目前并不普遍且折扣力度不大,但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不容小视,信贷政策的放松将直接利好楼市需求...

2014-09-23 13:58:15
ICP:辽B2-20150153-1 Copyright © 2003-2021 辽宁芒果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master@517.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96517(法定工作日8:30-17: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master@517.cn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