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楼市新政。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降至40%、二手房营业税五改二、公积金政策调整、降准一个百分点..通过近期房产市场的成交状况看,在政策的频繁刺激之下,改善型购房人群正加速入市,二季度市场上行态势有望。而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也日益明显。 DTZ戴德梁行董事、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伍惠敏分析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大牌开发商会收缩三四线城市,主攻一二线城市,尤其加强一线城市布局。事实上,在一季度全国销售20强的上市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高达6成,创历史新高。 3月以来,楼市政策红利不断。先是央行从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了购房贷款成本;再是3月27日,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新政,正视国内楼市供应结构性过剩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意欲从供应端出发,在行业根源上调节市场供求矛盾;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将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下调至4成,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2成。同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将普通住房营业税免征期由五年改为二年。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4月过去近半,整体市场表现好于3月。全国40个典型城市的成交量较3月同期上升5%。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4月累计成交量更是分别同比上涨86%、20%、64%、50%。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认为,政策的不断放松对市场心态及预期影响显著,这将成为短期内激发市场交易活跃的巨大动力。预计在各地政策的频繁刺激之下,前期观望人群有望加速入市,后市上行行情可期。 而同增量房市场相比,存量房市场对新政刺激的反应更加明显。中原监测的21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上周二手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升54%,且所有监测城市全线上升。从单周 二手房 成交量来看,仅次于2013年3月个税末班车效应的成交井喷阶段,成为又一个历史性的成交高位。同时,中原门店的新增客源量自330新政以来均处于...
2015芒果不动产全新起航,正如同这四月的暖阳一般沈城房产市场正逐步回暖,特别是在芒果自己团房会上的火爆场面,可以看到市民的购房热情有增无减!机遇降临,我们储备力量,在第二季度芒果继续加速向前,为实现全面目标而努力! 在这温暖的日子里,芒果不动产再添新力量,共有四家门店全新开业。 和平区胜利店(隶属长白区域) 和平区新世界店(隶属长白区域) 和平区鑫航店(隶属鑫丰区域) 于洪区东湖店(隶属宏发区域) 芒果不动产一...
3 月以来,各项房地产政策轮番出台,可以说对楼市产生了很大的刺激作用,而除了中央统一出台的政策外,各地也根据自身情况发布了一些地方性的房地产政策调整,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据了解,截止目前已有近百个城市发不了不同力度的公积金松绑政策,各种地方政策组合出击,不断对房地产有效激活。 日前,福州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的实施意见》,其中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两成。至此,已有近百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公积金松绑政策。据悉,成都公积金贷款新政出台即日起首套房首付最低两成。沧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公积金 贷款门槛降低。乌鲁木齐市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放宽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恢复商业贷款置换公积金等多项政策。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自 4 月 21 日起,对南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作出调整。辽宁省则要求加大公积金支持力度。 此外,地方楼市刺激政策再度升级,首改房认定、税费补贴等政策也开始轮番上阵。除松绑公积金外,地方再度升级救市力度,大打政策组合拳。福州表示,首套房和首改房 ( 均含一手房和二手房 ) 认定主体为购房个人,除购买规划用途审批为别墅的房屋外,个人购买首套房、首改房,可享受首套房有关优惠政策。同时福州将取消对境外个人、境外机构的购房限制。 除福州外,增加救市力度也成为多地方共识。 4 月 21 日,四川省省长魏宏表示,将采取收购存量待售商品住房等形式,消纳房产库存。充分利用好金融政策、公积金政策、减免税费等手段,通过支持公积金异地购房、降低首付等方式,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表示,各地最近都开始调整公积金额度,主要是为了救市,公积金政策是地方政府能够调整的最直接的调控工具,而且公积金利率相当于商业贷款利率的六八折,对于市场有直接的刺激影响。 张大伟认为, 2014 年以来的第四轮房地产刺激政...
相信很多人仍然对刚结束的沈阳春季房交会印象深刻。据克而瑞房价点评网统计为期四天的沈阳2015年春季房交会期间商品房成交面积为584995.46㎡,成交金额为44.5亿元,共成交商品房5625套。2014年春季房交会成交面积仅为112862.03㎡,今年的春季房交会成交面积约为去年的5.2倍。同样,2015年的春季房交会成交面积及金额也处于上涨状态,分别增长增涨34%和45%。 在今年沈阳春季房交会举行之前,因其紧随新政,就有业内人士断言,房交会的成交效果或可作为沈阳接下来一段时期内楼市导向的风向标。新政和补贴双管齐下,购房信心指数增加,销量大涨,业内信心也大增。 无独有偶。2015沈北新区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将于4月30日-5月2日在地铁二号线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站A出口外广场举行。这场紧跟沈阳市春季房交会的区域性房产盛宴,成果如何,仍要拭目以待。 据了解,作为今年沈阳市首个区域房交会,沈北新区将参照市级房交会补贴标准,实行购房补助政策。房交会期间,个人购买参展企业销售的商品住房,可享受购房补助政策。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含9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30元;购买90~144平方米的(含144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50元;购买144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补助150元。补贴资格的认证标准为:展会期间,购房者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备案合同,与开发商一同到房交会现场房产局公共服务区进行认证盖章后,即可享受本届展会的购房补贴政策。...
央行宣布自4月20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推动楼市预期改善。链家地产分析师张旭认为,此次降准,房企在资金流动性增强的同时,也更易于获得贷款,减轻资金压力。而购房者贷款的审批速度以及利率优惠幅度,也有可能进一步改善。二套房客户执行3.30政策中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4成的银行也将增多。 事实上,在降准政策实施之前,受多重政策利好刺激,楼市已经在回暖。中原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上周新建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升22%,一线、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增幅分别为24%、24%、6%。除贵阳、惠州等个别城市降幅超过一成之外,上周中原所监测城市的成交量基本都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而二手房市场单周成交量更达到历史性高位,表明330新政对 二手房 市场刺激作用更为显著。中原监测的21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上周二手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升54%,且所有监测城市全线上升。从单周二手房成交量来看,仅次于2013年3月个税末班车效应的成交井喷阶段,成为又一个历史性的成交高位。同时,中原门店的新增客源量自330新政以来均处于高位,可见营业税免征年限的调整对二手房市场刺激作用更为显著。 最近明显感觉到售楼处来访量比春节前增加不少。楼市回暖迹象很明显。一售楼员表示。机构监测数据显示,新房市场成交恢复环比增长走势,各线城市均出现回升。 CRIC研究员杨科伟认为,此次降准对当前胶着的楼市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从行业资金层面而言,有利于330房贷新政等政策的快速落地。对于行业来说,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跌势逐步企稳,有利于恢复房企的信心。此外,降准促进房贷政策的落地,也将一定程度上为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提供信贷保障。再加上,目前股市已处高位,部分在股市赚钱的人或重新投入楼市。 目前330新政的二套房首付四成政策,大多数地方仍未执行。据CRIC调研,如广州除建行等少数银行外,二套首付比例仍维持7成,且利率普遍上浮。造成银行执行不积极的原因主要是其银根较紧,贷款额度有限,而当前资金成本较高,银行房贷业务利润较低,...
央行降准后,增加了二套房贷降首付落地的可行性,改善型需求后续持续释放得到保障,也让更多的购房者增强了入市的信心。对于沈阳的购房者来说,买房大多数是为了居住,然而到底是首套、还是改善,是过渡还是一步到位,仍然各不相同。从购房目的来看,目前购房人群中最典型的购房目的有三类:过渡居住、改善居住、投资置业。购房目的不同,把握重点也不同。 沈阳房产网业内人士认为,有两个因素基本上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住房购买行为:一...
4月20日起,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央行本次降准后,本轮已经有两次降息两次降准,对楼市回暖的刺激不言而喻,业内预测新一轮的降准使得银行可动用的资金增多,有利于330楼市新政中降低二套首付至40%政策的落地, 改善型住房需求能够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增加了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因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优先考虑短期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好转的政策窗口期积极出手。 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讲,在本轮降准之前,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仍然维持在20%左右,可以动用的资金规模受到限制,银行不大可能在这么高存准率情况下,释放大规模贷款。因此,本次二套房贷降首付虽然会导致改善型需求购房门槛降低,但银行仍然难以释放较大规模流动性来支持楼市这样的放贷需求。这或许是各大银行二套房贷降首付政策落地不彻底的原因之一。但是,降准之后,银行可动用的资金明显增多,也增加了二套房贷降首付落地的可行性,改善型需求后续有望持续释放。 在央行降准降息等政策下,楼市会出现一波入市行情,接下来几个月成交量会反弹,价格有可能会逐渐坚挺。尤其是对一线城市及其他基本面良好的城市来讲,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会加大房价上涨的概率。 两次降息两次降准之下楼市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一线城市楼市或将出现反弹行情;二线城市将加速去库存的进程,存销比开始普遍降低,15个月以下去化周期的城市房价稳中有升,比如合肥、南京、南昌、苏州、石家庄等城市,而15个月以上的城市楼市还有去库存压力,但部分城市去化周期将回归至合理区间。 对于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来讲,因为库存量大去化周期长,还是要坚持去库存。总体来看,各个城市在降准降息的刺激之下走势将进一步分化。 房企要把控好两次降准降息之后的跑量去库存的窗口期。首先应积极调整推盘节奏,增加上半年销售业绩在全年的比例,防止市场环境在下半年出现变化,而导致企业被动推盘的局面。其次,调整并优化库存结构,积极去库存,不要期待房价再次快速上涨,或继续...
330楼市新政的出台让业内人士振奋,纷纷预测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地,楼市回暖指日可待。截止目前,距离330楼市新政出台已过去二十多天,新政效应终于开始有所显现。数据显示,上周多地楼市成交就有较为显著回升,而让许多地方压力山大的库存也出现环比下调的迹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久违的日光盘半日光,购房者的入市积极性有所恢复。 中国指数研究院21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周,受监测的38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8.1%。其中30个城市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占监测重点城市近八成;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周这些城市的成交量整体上涨27.4%,其中27个城市同比上涨。中原地产市场研究中心提供的针对54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回暖迹象。数据显示,上周中国54个城市合计住宅签约套数为5.45万套,环比上涨18%,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成交上涨幅度达到27%。 例如,北京上周开盘的首开国风美唐,开盘70分钟销售7亿元人民币;而主打科技人居的上海大宁金茂府也在开盘一小时内销售超过20亿元。虽然还未达到以往日光、半日光的热度,而且不同楼盘之间的冷热分化十分明显,但民众入市的积极性有所恢复。 中指院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上海、武汉和重庆的楼市累计成交面积居于前三。从同比涨跌幅来看,深圳楼市成交同比上涨97.92%居于首位,去年最为低迷的城市之一杭州次之,同比上涨81.07%。 在成交小幅回暖的推动下,高企的库存压力也有所缓解。数据显示,3月份受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656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2%。其中,一二三线典型城市库存总量全部下降。 4月20日央行再次降准,业内表示此次降准有利于落实之前出台的下调二套首付等政策,进一步使改善型住房需求得到释放,提高购房者入市积极性,各房企和各城市的去库存速度仍有加快的空间,甚至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也会增大。王晓燕预计,在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的影响下,4月份住宅成交量将继续增长,同时存销比也将继续下滑,意味着各大城市去库存速度将继续加快。...
昔日孟母三迁成就了一代儒圣先贤,也成为了父母为孩子教育投入的典范,堪称最早的学位房投资者。现在,将购买学位房视为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已经成为共识。而动辄就比别墅豪宅价格还惊人的天价学位房,你如何看待? 高价乃至天价学位房的出现,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无奈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对年轻的父母,与其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然后缴纳择校费(这过程中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买个学位房干脆。此外,孩子上学时,父母正好可以住在这套房子里,这样免得孩子上下学的时候长途奔波。更何况,相对其他房子,学位房的价格是不会掉的,甚至还是很好的长线投资机会。 为了达到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教育部门的确曾经出台相关的措施来解决此问题。一些城市,在师资方面,特级、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都已经较为平均地分布在区域内各小学之内。在教学硬件上,也是统一均衡配备。不过,这不能改变一个现象。一些学校离公务员住宅区近。其实人性的本能是将教育资源放在政治中心,放在一线城市,放在富裕地带。这样一些父母就愿意把儿子送到那里,好让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就结交到一些高水平的同学。在官本位的传统观念那里,这也算是一种长线投资。 而对父母来说,这也有一些风险。有些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变动学区。如果谁在体制内有可靠的关系,由于不涉及国家机密,也能合法地提前知道。只是政府没有法定义务提前告知所有父母。这样,一些父母就会因信息不对称而投资失败。 当然,我们似乎还可以批评父母亲:孩子在重点小学和中学,就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吗?不过,这个批评有些苛刻。毕竟没有哪个父母真心这么认为。他们只是期待在每个环节上都能把握孩子的命运。 如此一系列不正常现象,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说,需要反思的环节很多。例如如何让房价与教育资源脱钩,如何广泛的发展民办教育以达到为公办学校减负的目标?长期以来,中国改革的实质是向地方政府赋权,还民营资本自由...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全部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成交量为21.7万套,比2月份增加65.9%,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楼市温和回暖,但分化依然明显。环比价格由降转升、同比价格逐渐企稳、新房成交量大幅增长,长时间低迷的楼市出现回暖迹象。楼市虽已温和回暖,但城市间分化明显。一、二线城市迎来小阳春,三、四线城市因库存高,大部分依然市场萧条。 3 月房价总体趋稳,环比价格下降城市明显减少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3月房价总体趋稳,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正明显减少。与2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3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有12个,比上月增加10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深圳的0.7%,最低为惠州的下降0.9%。 二手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8个,比上月减少13个;持平和上涨的城市分别有10个和12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7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南宁的0.9%,最低为桂林的下降0.7%。 然而,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房价同比继续下降。随着环比房价由降转升,同比房价初步预计降幅将会收窄,并逐渐企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说。 房贷政策调整刺激需求入市 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明确二套房房贷首付降至四成,贷款利率也不再强制执行1.1倍及以上的标准。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进行调整,营业税免征门槛由5年降为2年。这套楼市调控组合拳被市场视为超级大礼包,让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市场终于迎来了小阳春。4月初,上海出现了久违的日光盘,深圳上演了深夜排队购房,北京的少数新盘也出现了涨价迹象。 统计数据也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1.7万套,比2月份增加65.9%,接近去年同期水平。随着3月底楼市新政影响的逐步显现,预计未来销售量可能继续回稳。 2014年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出现了交易量下降、价格下调的阶段性调整趋势。在经历了1年多的向下调整后,政府通过释放在过去被压抑的首次购房尤其改善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