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5年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方观点认为,在房地产拐点已经初现的当下,这预示着政策风向的确已经发生转变。 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态度的大拐点 中国房地产政策正迎来大拐点。当人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房地产政策的蛛丝马迹时,映入眼帘的词汇是稳定、支持、促进,取代了以往抑制、投机、调控。 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在去年的报告中,相关表述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其实,从2014年930新政开始,政府对地产态度转向温和就日益明显,宽货币、松信贷、限购放开,各种组合拳预示着中国房地产已进入政策转折期。 专家:这是房地产的天大利好房地产支柱效应不能低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把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表述描述为天大利好。他表示,政府坚持分类指导,这在去年已经提过,实际是允许地方救市。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就意味着二套房贷必将放松。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全国政协经济组发言时就表示,房地产的支柱产业效应不能低估,这个产业能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还能带动消费。他认为,不能一说到房地产就说泡沫,现在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是一大拉动力。 市场预期两会后迎第四轮房地产政策放松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措辞的变化可以理解为限购政策放松的信号,同时,也表明目前房地产投资、投机性需求已不太多。 CEIC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表示,此次报告首提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极有可能进行二套房贷和一线城市限购调整。 张大伟也认为,限购政策或有步骤调整。他表示,目前全国执行限购...
进入3月份,再次降息的利好预示着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使得业内对今年的楼市也有更加积极的期待。专家预计,3月份市场有望逐步升温,同时城市间分化格局犹存。无论是从传统销售旺季即启考虑,还是此次央行降息的利好,3月市场都值得期待。 再往远看一些,不少业内人士对今年楼市的走势也是看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显示,从2015年1月份一线城市的库存消化情况来看,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有所上涨,去库存速度也明显加快。其实,从1月份一线城市的止跌已经表现出端倪,而年初的各种预测也显示,至少一线城市和大部分二线城市在今年二季度之后都可能会有一个房价回涨的过程。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为3748万平方米,环比降低3.9%,同比增长35.5%。这意味着一线城市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11.4个月,相比2014年12月份12.6个月的数值出现了小幅下跌,说明一线城市去库存的速度在继续加快。 业内人士分析,从去库存周期看,一线城市住宅类物业的去库存速度明显加快,这反映了住宅市场去库存压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此外,随着降准效应的积极释放,预计春节后一线城市供求双方会继续活跃,这将会带来一线城市各类物业的价格上涨,尤其是存销比快速改善中的住宅市场。 不过,从跌到稳再到涨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刚刚实施不动产登记的3月份而言,业内认为,能做到稳就已是不错。事实上,尽管业界对3-4月份相对乐观,但骤然逆转的格局预计不会出现,转折点或将出现在二季度。...
时下,女性买房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因为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还是大龄女青年的有房更好嫁观念影响,或是要发挥管家魅力的已婚女性,在置业购房中,女性的身影随处可见。那么在沈阳,豪爽的东北女性应该如何发挥自己斤斤计较的优势呢?参考以下几点购房建议: 第一, 房型户型 : 女性购房者在买房时,看房型、户型是否合理,十分重要。景观好、朝向好、采光好、通风好、够明亮、室内宽敞等外在的居住条件,都会很好地调解女性们的心理素...
随着海外直接投资金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国资本开始布局全球。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将加码对外开放,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去寻觅机会,从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于告别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海外投资既是新机会也会影响市场格局。 改革开放数十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也许会是第一个最接近全球化的行业。上述预言来自于一家外企驻中华区代表。事实上,中国企业去年在海外的表现就是最好佐证。 据仲量联行公布的数据, 2014 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在海外市场的投资额创下新高,达到 165 亿美元,比 2013 年增长了 46% 。海外投资的激增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五大主要跨境资本来源地。有人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可能会掀起新的海外投资热潮,到 2020 年中国公司的年均海外房地产投资总额可达 500 亿美元。 实际上很多有战略眼光的开发商很早就开始布局海外,冀望通过通过国际市场的多元化投资以实现其持续性增长,并确保长期收益。 例如:万科入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万达入驻俄罗斯北高加索山地区、印度孟买、西班牙马德里投资合作房地产项目;保利地产布局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坦桑尼亚等三个非洲国家;碧桂园在马来西亚建项目;绿地入驻韩国济州岛、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投资开发合作;此外万通地产、 SOHO 中国、鑫苑地产都看准美国纽约;首创则在法国巴黎郊区开发全新项目;中海外进军英国;中坤地产在冰岛购地;更有大量的险资企业在海外投资房地产等等。 投资海外是机会,同样也伴随着高风险。毕竟在政策、投资环境、市场都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并不是每家投资海外的企业都是成功的。只有事先做好功课以及自身实力保证,才能将风险化为回报。 同样,去年的万绿之争,折射出海外投资也会影响和打破现有房地产的格局。 2014 年最后一天:绿地全球销售超越万科,晋升行业规模第一。综合多方机构数据,绿地集团 2014 年房地产销售达 2408 亿,而万科为 2200 亿左右,绿地首次超过了万科。值得注意的是,绿...
截至目前,还有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尚未纳入营改增。多位税务人士透露,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改增将会一起推出。 房地产业实行增值税税率是 11% 还是 17% ,一直是房地产业营改增讨论的焦点之一,从目前释放的消息来看,似乎房地产业实行 11% 税率的可能性更大。 包括周宇在内的多位税务人士表示,业内人士更倾向 11% 的税率。而有媒体近日援引国税总局专家观点,房地产增值税税率暂定为 11% 。 不过,北京营改增工作小组成员陈志坚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具体税率。 11% 和 17% 都有可能,如果定在 11% 将会与建筑业同步,定在 17% 是与固定资产同步。具体税率还没交给我们讨论。 目前房地产业实行营业税,税率为 5% 。有税务人士预测,若房地产业实行 11% 的增值税税率,企业内部管控良好,与实行营业税相比,企业税负大概可以降低 1 个百分点。 但由于目前税率和抵扣项目尚不明朗,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情况不一,而上下游行业增值税抵扣情况也不明朗,多位税务人士表示,目前还很难判断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税负增减情况。 据了解,房地产企业成本主要来自土地成本、实际建筑安装成本、财务成本三部分。其中,土地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 50% 以上。因此,营改增后,土地购置价能不能抵扣、怎么抵扣,就成为决定房企税负的关键。 根据前述媒体援引国税总局专家观点,目前的版本是政府允许房企凭财政部门监制的土地专用收据等作为抵扣凭证,也就是说随着建筑业、金融业的营改增试点展开,房企的税负将有所减轻。 周宇认为,对于房企来说,土地购置时的地方政府并非企业,根本不可能开具增值税发票,所以可以采用虚拟抵扣。比如像上述政府允许房企凭财政部门监制的土地专用收据等作为抵扣凭证,实际操作简单,政府监管也方便。不过,这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影响到底有多大,会成为政策制定者考虑的重点问题。 除此之外,实行 营改增 后,房地产企业的新老项目如何处理也是难点之一。 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已经完工但销售尚未结束,如果在这...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购房需求将日益多元化。简单的刚需、改善和投资需求划分将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小众产品、定制开发将逐步增多。而目前进入白银时代的房地产正主动与互联网融合,新的开发和服务模式将不断出现。需求的多样性正促使开发和产品规划的多样性,小众化产品、定制开发等将逐渐成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亿房网研究中心分析师熊唯介绍,2014年房地产已经开始和互联网初步融合,但主要仍停留在终端销售和...
春节前夕,回家置业被许多游子提上日程。无论回家买房是看好沈阳某区域的增值潜力,或为了子女在沈阳入学创造基本条件,还是为父母改善生活尽一份孝心,越来越多的游子选择回家乡沈阳置业,已是不争的事实。近日搜狐焦点沈阳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沈阳广大返乡置业者进行了购房需求的分析。 超八成参与者认为回家置业有必要 在参与调查的人中,超过八成的网友认为回家置业是有必要的,其中三成网友认为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相比沈阳的生活成本是最让自己引以为傲的。超过五成的网友觉得最先打动他们的是沈阳城市面貌的改变,而网友们对购房因素一项选择地段和学区的各占一半。 回家置业建议 : 选择实力较强的房企 提醒回家置业者,购房时,要根据自己的积蓄科学选择合适的房屋,一定要对项目有一个彻底的、全面的了解。最好还是亲自到项目去考察,条件允许不妨多考察几次,看一下项目自身以及其周边的环境。 此外,项目开发商的实力、口碑也是重要的考量条件。异地置业,要尽量选择那些信誉好、品质过硬的实力开发商。如果有意向让孩子在老家上学的,也要将教育资源配套考虑进去。...
日前,商业地产专业研究机构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和中国商业地产联盟联合发布《中国商业地产2014/2015年度研究报告》。该报告回顾了2014年商业地产行业特征,并展望了2015年四大发展趋势。 一、主流开发模式由住宅依赖转向产业依赖 依靠住宅销售反哺持有商业的综合体模式是近年中国商业地产最主流的商业模式,目前,这一模式正遭遇困境,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问题更加突出。未来综合体中的持有商业正在由住宅依赖逐步转向文化、旅游、养老等其它产业依赖。 二、商场由经营商品、经营品牌转向经营消费者 过去的百货商场主要经营商品,购物中心主要经营品牌,传统的商业经营者关注业绩胜于关注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商场将更加重视消费者研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消费者画像,并围绕他们的消费偏好进行全渠道营销,经营消费者将成为商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商业品牌由重规模转向重创新 前几年,商业品牌注重开店步伐,纷纷扩大规模,但是去年以来,线上与线下、以及线下商业之间竞争加剧,倒逼品牌与业态创新,一些知名品牌正在通过多品牌策略做好细分市场,异业业态之间的复合也是未来创新的一大方向。一些商业品牌还正在积极尝试为小众群体定制产品,商业竞争同质化的问题有望改善。 四、开发商由重资产转向轻重资产并行 在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商业地产开发商因看好物业升值前景,惯常采用自己开发和持有运营的重资产模式。在万达为代表的一些专业商业地产企业引导下,商业地产行业的轻资产模式悄然兴起。将地产投资与商业运营分离其实是国际商业地产界的主流做法,这一模式在中国的出现是行业洗牌的开始,也是行业走向专业化、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银行2月4日傍晚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一举措瞬间让房产市场欢欣鼓舞,基于近半年来930房贷新政、降息等货币政策对楼市提振作用逐步显现效果,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番央行降准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回暖升温。 这对大部分开发商来说是利好消息,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在目前房地产市场资金链整体紧张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意味着开发商贷款难度、融资成本的降低。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分析,此次央行降准对贷款买房人来说也有益处,按揭贷款会更加宽松、优惠利率幅度也可能更大。并建议开发商顺势而为,加大降价促销力度,及时消化库存。 事实上,近半年来,央行已推出多项房贷利好政策。曾在9月底颁布930房贷新政,内容涉及认房不认贷及最低七折利率,并于11月22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在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看来,此次央行降准,将使此前下调房贷利率、调息等诸多救市方式效力进一步释放。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这对释放资金流动性、促进贷款利率下调,有实质性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张大伟预测,楼市将在降息影响下出现暖上加暖现象,部分城市的房贷折扣,将可能在目前9折主流的基础上回归到85折。而随着预期转变,购房者入市积极性会继续提高,房价也将迎来新一波上涨。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则认为,降准利好效应会在春节后在市场中释放,促进3月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回升,但涨价动力仍不足。 市场预估迟早要降准,此时降起码恢复市场信心。一家上市房企人士告诉记者,虽然降准在短期内没有明显作用,但信号意义明显,货币政策越来越宽松是大势所趋,这对房地产这种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是长期利好。...
日前召开的由多位来自监管部门的人员和知名房企参加的会议上传出消息,在新的市场供需形势下,监管层将不会对房地产政策做出大的调整。金融政策方面,目前并没有调整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利率优惠幅度等的计划,实际购房成本将随利率的变化而改变。 按现有规定,购买首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 3 成,最低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0.7 倍。与会人士透露,对于地方政府可依据本地市场情况进行的合理政策微调 ( 包括限购政策 ) ,只要是确保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不出现大的波动,不会受到行政干预。 结合此前监管层的表态,楼市政策的总体轮廓已经清晰:尽管总体基调并未改变,但未来的信贷、限购等层面,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监管层做出上述判断的前提在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形势已发生变化。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市场运行相对平稳,政策基调将会延续。在楼市新常态下,以信贷和限购为主的备用刺激性手段已在储备中,推出时机将视市场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