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极为吸引眼球的同时,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楼市暖冬也让更多意向置业者准备抓住机会成功置业。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11 月, 54 个主要城市住宅合计签约 27 万套,这一成交量环比 10 月上涨了 8.9% 。一二线城市环比上涨幅度均达到了 13.2% 。创造了年内最高成交月度纪录。 这其中,四大一线城市表现尤为亮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16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 11 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 14.6 个月,相比 10 月份 15.7 个月的数值下跌明显。这和 11 月份一线城市改善型需求积极释放有关。 在房价方面, 11 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 23484 元 / 平方米,环比增长 5.0% ,同比增长 6.8% 。 11 月份成交均价比 10 月份增加了 1115 元 / 平方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 11 月份,从库存和库存去化周期等指标来看,一线城市的库存规模在高位盘整,但去化速度有所加快。随着此类城市改善型购房需求的积极释放,以及市场预期在逐渐发生变化,总体上此类城市去库存压力减少。 他认为,随着一线城市各类利好政策效应的叠加,购房者入市门槛和购房成本都在降低,这会促进一线城市市场成交量继续上行。在去库存压力逐渐减少的背景下,此类城市的房企将逐渐淡化以价换量的策略,进而尝试涨价。因此,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概率在加大。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称, 11 月新房市场成交量再创年内新高的主要原因,既有市场交易氛围在政策及信贷等利好因素刺激下逐步活跃,也有房企为冲刺年底业绩而纷纷加大推盘力度。 不可忽视的是,各地市场分化依然存在。张大伟说,未来市场表现将进一步分化,一二线城市表现较好,三四线城市相对平稳。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市,都会因为区域的属性定位和价值以及本身的供求情况而出现不一样的市场行情。 广州一家房地产公司人士分析,在一系列楼市新政后,买房要保值增值,城市和地段十分关键,比如一线城市和厦门等二线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长期来...
近几个月利好政策出台后,中国楼市已现回暖势头。我们明显感觉到9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个转折点,成交量甚至出现了超过30%的增长。长江实业地产投资公司董事郭子威12月15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54个城市住宅合计签约27万套,环比上涨8.9%,创下今年来最高成交月度纪录。一二线城市住宅成交环比均上涨13.2%,三四线城市涨幅相对较小。 明年京沪套现达 50 亿元 随着约50个主要城市取消限购令,以及银行放宽了相应的房贷政策,双重叠加之下,过去两个月的成交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增长。11月底央行宣布降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成交量亦有10%-20%的升幅。郭子威透露。 9月末以来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是本轮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关键因素。自9月底,政府先后出台信贷新政,提出对于首套房认房不认贷的标准,并重申最低利率优惠,并于10月中旬降低 公积金 贷款购房门槛。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低房贷利率。同时,多个主要城市陆续松绑或取消限购令,并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发布了多项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向好。 郭子威表示,旗下位于上海和北京的两个高档房产项目,今年分别累售逾400套及150套,各套现10亿及15亿元,京沪两地合共套现约25亿元,顺利达到公司全年销售目标。 随着过去数月内地楼市政策松绑,明年年中有机会放宽甚至取消一线城市的限购令,我们预计明年一、二线大城市的房价可录5%升幅,但三四线城市库存仍需一段时间消化,明年房价将会维持稳定水平。他透露。 据报道,相关智囊机构近期已向主管部门提交一份调整楼市政策的建议,涉及相关税费的调整、微调限购等策略。 香港楼市用家主导 此外,香港楼市在经历短暂的调整之后也重拾升势。 自政府额外印花税等在内的多项辣招推出以后,市场以用家入市为主导,刚性需求持续加上低息环境支持,楼价稳步上扬。今年整体而言,一手交投气氛炽热,亦带动二手市场交投。中原地产亚太区总裁黄伟雄表示。 他透露,今年香港一手私人住宅...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就中国房价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问题接受记者专访,指出: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导致购房行为变化,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分化,预计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可能还会涨。 各地房价会出现结构性改变 房地产已经过了历史的黄金时期,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曹远征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称。 他解释称,主要是中国每年的新增劳动人口在下降, 2012 年下降了 300 多万,去年下降了 240 多万,今年肯定也是在下降。这意味着,新结婚的人口每年下降 100 多万对,而婚房则是刚需。这个变化会让刚需也发生变化,投资客也会跟风。 房价方面,他特别提到,一二三四线城市正在分化。刚需和就业机会以及发展机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城市房价就可以维持。特别是在货币制度改革下,北京上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什么要在小县城买房子?鉴于此,他预计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不会降,甚至还会有涨的可能性。 从过往数据来看,房价的上涨与 M2 的增加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曹远征认为未来却不一定, M2 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相关性会削弱,打破 M2 与房价相关性最重要的变量是购房行为的改变,这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具体而言,随着老龄化加剧,住房刚需下降,房价上涨慢,进而房地产投资降温;在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买房会根据工作地点或其他因素而定,各地房价也会出现结构性的改变。 互联网金融正引发系统性风险? 用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一些成就,成本比较便宜,渗透率非常高,我个人觉得,它正在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曹远征举例说,拿银行存款来说,大家通常会把饭钱留在手上,把不用的钱作为存款,互联网模糊了存款和饭钱的关系,把余额变成了存款,而存款在商业银行一定是有期限的,知道了存款期限才知道怎么安排贷款。 金融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如果用互联网,能把所有的确定问题全部取代,支付、交易,但是能不能取代处理不确定性问题?曹远征说自...
买不买房子,买多大的房子与房价高低有直接的关系。昨日,沈阳市房地产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祥告诉记者,沈阳的房价不算高,房价收入比处在合理区间,未来房价还有很大上涨空间,现在出手买房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张祥表示,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指标是房价,老百姓对房地产市场关注的重点也是房价。 一般说来,房价是由土地费用、建安工程费用、配套设施费用、运营管理费用、相关税费和企业利润六个部分构成。 土地费用是房价的主体,...
新一轮的市场回暖仍在持续,而房价是否还会上涨,再一次成为买房置业者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房价还会下降,也有人认为房价还会上涨。目前,仅从政策层面来分析,出现了形成房价上涨动力的两大因素。 购房融资成本下降 今年 9 月 30 日,央行、银监会发布 房贷新政 ,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房屋成交量出现了回升态势,但房价没有上涨。相隔不到两个月,央行又宣布,自 2014 年 11 月 22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
沈阳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刚需群体和升值空间都比较大而且政策稳定,所以一直处于平稳健康的状态发展。 昨日,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到2013年的5年间,沈阳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从4188元/平方米和3928元/平方米上涨到6348元/平方米和6074元/平方米,年均分别增加14.10%和15.32%。其间不仅没有出现过异常波动,而且该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同期的GDP的增幅。 沈阳市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市房地产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锡晶表示,沈阳目前房地...
近日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地产年会上,有很多经济学家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表示了看好,认为此时正是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的开端,未来十年才是房地产的鼎盛时期。 只是,上一个买房子就能赚钱的黄金时代真的已过去了。对于这一点,参加第六届中国地产年会的着名经济学家、住建部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新华指数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岩石以及多部委专家央企战略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华伟三位重量级经济学专家无一否认。那么,下一个新黄金时代又是如何的呢? 走到了市场说了算的时代 诸如一系列今年 8 月部分城市松绑限购令、 9 月松绑限贷政策、近期又迎来降息的一系列政策变化,不能单纯地解读为救市,陈淮分析,这实际是政策的侍机而退,即政策选择了对的时机推出房地产市场,因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有了新常态政策主导影响市场转变为市场机制显现,令真正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头走到了市场说了算的时代。陈淮指出,这个新黄金十年是发展的十年,同时又是优胜劣汰、残酷调整的十年。 华伟也认为,未来十年,房地产的发展会比以前更加给力。 2013 年开始,政府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因历史原因,市场经济的起点处于负起点。 对此,金岩石稍显悲观地指出:从现在开始,我们真正能够在楼市中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房地产行业将经历大洗牌,未来能活下来的开发商,有三个层次的标准:一是要被金融市场接受,所以已经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十个里面能活九个,而非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十个里面最多活一个;二是房地产产品的证券化,这要求开发商的产品具有三个特征 -- 高端、大盘,全功能,这样才能让房地产商在卖房子的同时卖现金流;三是全球化,你未必非得具有全球化的业务,但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这才能在有机会、有梦想的中国,获得发达国家过剩资金的青睐,分享全球化的红利。 城市九死一生?选对城市很重要 专家也很默契地抛弃了整体论市,提出整体全国来谈房价走势已...
随着政府不断出台的救市政策以及沈阳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在沈购房。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外地人来沈购房量已超过46%,其中以刚需为主。有业内人士表示,沈阳房产上升空间巨大,前景良好。 张祥表示,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城市、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目前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沈阳城市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5个核心城区都有较大规模的扩展,使城市扩张的步伐加快,建成区由2000年的238平方公里,达到了2014年的430平方公里。而城市的扩大必然助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在,外地人购房超过46%,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的沈阳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比较强劲,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小。张祥表示,据统计,沈阳每年安置高校毕业生10万人,中专毕业生近2万人;每年有6万对青年结婚;每年吸引十六七万外省、市人员和沈阳本市农民涌入沈阳城区经商、打工、置业、居家养老。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的棚户区改造正在强力推进,扩大了刚性需求队伍。以上各项需求,约占商品住宅需求总量的一半左右。 另外,改善性需求占比也不小。根据前两年的统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民对住宅的面积、户型、绿化、园区物业等要求越来越高,每年都有4万到5万户居民要小房换大房,次房换好房,改善居住条件。由上可以看出,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是沈阳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今年乃至未来几年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无论是房价还是地价,沈阳与一线城市无法相比,在二线城市中也处于中下游。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485元/平方米,而沈阳土地出让平均成交单价为1380元/平方米,比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均价低2105元/平方米。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100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是每平方米10629元,沈阳的房价是每平方米7366元,每平方米比全国均价低3263元。 张祥表示,从沈阳房地产市场尤其...
11 月 21 日,央行宣布自 22 日起,贷款利率下调 0.4 个百分点,北京、沈阳等地随后对公积金贷款利率进行调整。银行和公积金联动合作,促使房地产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第一时间关于降息对楼市的影响成为全国上下极为关注的话题。在对沈阳楼市的探寻过程中,利好、企稳、回暖等关键词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印象。与此同时, 2014 年最后一次购房好时机正在形成,改善型置业者或结束观望提前入市。 利好叠加 释放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央行贷款利率...
自房贷新政实施以来,沈阳的房地产比上半年有了明显的起色,尤其是二手房市场,回温最为明显。记者走访了市内的一些中介机构,了解到到访量在房贷新政颁布后激增。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沈阳楼市以刚需为主,限购与贷款松绑的政策相继出台,对沈阳的房产市场已有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数据已显示了沈阳房产市场回暖的特征。 新房每平涨3元 二手房涨0.53% 从央行对改善型购房贷款给予支持而调整房贷政策至今,已有一个多月,在此期间,沈阳各大银行多数已落实认贷不认房政策,但对于首套房贷利率优惠方面,只有个别银行打9折、95折,条件又甚为苛刻。但整个政策的刺激让沈阳房市仍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回暖。 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对外公布了10月份全国百城房价,数据显示,10月份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均价7366元/平方米,中位数价格660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元/平方米,环比涨幅0.04%,位于该月27个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中涨幅末位。而此前的4个月,沈阳房价一直处于环比下降状态,累计下降了571元/平方米。 不但新房价格出现上涨态势,二手房价格也小幅上涨,11月4日,来自芒果不动产的销售数据显示,10月份,沈阳二手房成交价格(以中位数形式体现)依然保持着上涨的趋势,环比上涨了0.53%。虽然幅度仍然不大,但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成交价格始终保持小幅增长的趋势,与1月份的价格比较,每平方米已增长200元。 价格如此,成交量数据也可圈可点。来自新峰地产对沈阳商品住宅销量的统计数据显示,新政对国庆黄金周的楼市成交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十一假期过后,沈阳楼市销量迎来三连涨。 十一后首周(10月6日至10月12日)沈阳商品住宅销量上涨22.47%,第二周(10月13日至10月 19日)沈阳商品住宅销量上涨25.81%,第三周 (10月20至10月26日)沈阳商品住宅销量上涨18%。芒果不动产10月份二手房成交数据显示,成交量环比增长1.23%。 高端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明显增多 从沈阳一些楼盘了解到,目前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不大,对于开发商来说,虽然政策利好,成交量回暖,但平价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