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关机构发布关于我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商业地今年上半年产表现乐观,信心指数高达 112.1 。 通过本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调查可以看出,在中国商业物业市场中,服务商信心指数位居榜首,为此贡献最大的两个指标是上半年服务项目的营业额以及人流量。这无疑也支撑了他们对未来市场走势向好的判断,在本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调查中,超过 60% 的服务商认为服务项目的营业额和人流量会在下半年旺季出现明显增长。不同于业主方的悲观态度,服务商甚至对三线城市项目的营业额增长也是持续看好的。可以说,对项目现状和前景的乐观态度大幅拉升了服务商信心指数。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中国区发言人张平指出: 服务商信心指数高于品牌商和业主方,这其实也是反映了服务商在商业物业市场的专业实力。专业服务商较强的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对服务项目人流量、营业额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这无形中也使得服务商在商业物业市场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型中介机构了解到,7月份德州二手房市场回温明显,出现了成交价格和成交量齐上涨的情况。同时记者获悉购买 二手房 以刚需为主。 德州二手房市场在持续多月的低迷之后,7月出现了量价齐涨的局面,迎来了回暖的势头。记者了解到,7月份,二手住房成交量达285套,占比为95.3%,全市二手房市场主要以刚性需求为主,整体保持平稳状态。 数据显示,7月二手住房成交面积26251.97平方米,环比增长23.76%。成交金额10644.42万元,环比增长23.13%。成交套数285套,环比增长22.32%。7月,二手住房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7月非二手住房仅成交14套,二手住房成交量达285套。进入七月,二手住房市场回暖明显,店里成交有近80%为刚需置业。宏信房产郑经理介绍,二手住房回暖主要由于三个原因,一个是学区的划分,就近入学不许择校,使得不少市民购买学区房;其次,金九银十结婚的较多,所以观望了近半年的市民开始出手;第三,二手住房大多为现房,更加有保障,越是形势不好的时候,越是需要中介公司员工提高基础知识与服务质量,宏信房产会对每一位购房者进行回访,持续跟进,专业知识、服务水平等各方面水平提高,这也是成交量增长的一个原因。 上半年观望时间较长,随着济南、青岛等地取消限购,也进一步刺激了德州购房者;其次,现在急于出手的二手房房主在价格上也有回旋的余地,所以,现在出手买房还是比较合适的,预计市场将渐渐回暖。郑经理说。...
在楼市萧条之时不少楼盘都打出了赠送面积的广告,但是7月有关部门出台规定取缔飘窗、阳台等偷面积措施,赠送面积的广告噱头也退出历史舞台。专家表示业主的购房成本不会增加。 7月起,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以下简称《新规》)开始实施,飘窗、阳台、地下室等偷面积举措行不通了,赠送面积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引起了市民的热议。据了解,东莞目前暂没出台本地的相应的执行细则。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赠送面积在楼盘营销方式上有一定的影响,日后,开发商将重点打造产品,寻觅楼盘其他的溢价价值。另外,新规的实施规范了市场模糊地带,为行业的规范作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买房者购房成本也不会因是否赠送面积而增加。 楼盘普遍存在 送面积 楼市萧条,赠送面积成为吸引购房者的利器,不少楼盘屡试不鲜。在走访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楼盘仍可送面积,尤其是Loft户型和大户型。当笔者提及新规时,楼盘销售人员则表示目前楼盘已经通过审批,还可以赠送面积,还没通过审批的楼盘就没有这个优惠了。 买一层送一层,超100%大赠送,精装复式公寓,一层价格住两层!位于南城白马城市立方抛出了赠送一层面积的广告宣传。为了一探究竟,笔者以购房者的身份暗访该楼盘。 相当于用一层的钱住两层的房子。该楼盘营销人员为笔者推荐一套产权面积为53平方米(包括公摊)房子:这套房子实际套内使用面积69平方米,其中一楼套内38平方米,这是有产权的,而二楼面积31平方米,则不带产权。 该营销人员说道:这种就是假复式,按照层高报高,现在国家不断压缩楼高,因为知道开发商在超面积,2013年,东莞住宅只能报建3.9米,我们按写字楼4.5米的规格报建的,所以可以多建一层。该营销人员告诉笔者,该房子均价在9300元/平方米,若按照实际使用面积计算,该房子的均价才均价8900元/平方米。 由此可见,开发商为了更好地营销楼盘,钻政策规范的空隙,也反映了市场的不规范,遍布乱象。 近年来,赠送面积的热潮从地面上延伸到地下,向地下要空间。不少别墅项目...
近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了解到,沈阳市政府将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每户进行补助,此外还对高校毕业生见习单位进行补贴。为对外来职工在沈购房的支持,沈阳市还放宽了公积金门槛。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了解到,日前,市政府已发布了《关于印发沈阳市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除上述内容外,《通知》中还强调,对吸纳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见习的企业,沈阳市将按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60% 的标准为其发放见习补贴。《通知》中提...
自从全国大范围的掀起放松限购热潮后,有地方楼市回温明显,但专家表示放松限购只是解决了部分人购房资格问题,救市的根本因素在于钱,因此对于限贷和补贴政策还是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据报道,6月24日距今已经过去整整50天。 当日,呼和浩特首次发文取消限购,自此,全国掀开了取消限购的大潮,随后,杭州、济南等30多个城市迅速跟进。 调查了解,限购松绑后,各地楼市反应不一,诸如济南、杭州、呼和浩特出现短期成交量环比回升,与此同时,温州、无锡、贵阳等地仍保持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成交量出现短期暴涨,但是房价并未因限购的放松而抬升。 突击补签 毋庸置疑,多地因为放松限购而迅速拉升成交量。 作为首个明文放开限购的城市,7月呼和浩特商品房共成交1658套,成交面积178819.45平方米,环比上涨了68.62%,同比上涨42.55%。 杭州、济南、福州、成都等多地也大抵如此。其中,7月10日取消限购的济南最为明显。 据数据统计,7月,济南新建商品房成交12400套,相较于6月的6459套环比暴涨92%。这个成交量相当于济南今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量6689套的将近两倍。 不过,记者采访济南当地中介机构了解到,限购之初出现的网签量暴增,原因在于此前已和开发商签订认购协议或纸质合同的购房者,在限购政策取消、获得购房资格后,短期内进行了突击补签。 另外,从成交走势来看,济南楼市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7月放开限购的前3周,成交量不断上升,在第3周达到顶峰后,随之第4周、第5周持续走低。 46个实施限购城市中,执行限购比较严的也就是四个一线城市和几个重点的二线城市,剩下大多数地方执行限购并不严,因为购房资格被限制入市的人寥寥,且有很多突破办法。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如是介绍。 与此同时,此前为规避限购的很多线下合同转成线上协议,由此大幅推涨成交,但实际上,市场的真实成交反应可能非常有限。在张大伟看来,限购后,多地的成交暴涨很可能是一种假回暖。 一位全国性大型房企负责人介绍,限购取消后会有一断...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 35 个城市放松限购政策,速度和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到下月月底或只有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坚守限购。 谁也没有想到,楼市的变化来得这么快。 在呼和浩特和济南率先解除限购后,上半年遮遮掩掩的限购松绑如 多米诺骨牌 一样,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有 35 个城市取消或者大幅度松绑限购。 这些城市既有直接取消、中止限购的城市,如呼和浩特、济南、温州、海口、昆明、长沙等城市,也有像武汉、厦门、苏州、杭州等虽没有直接取消,但已经大幅度松绑的城市。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目前尚未取消或者松绑限购的城市还有 11 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以及三亚、珠海、南京、哈尔滨、大连、银川、西宁等二三线城市。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预计,到三季度也就是下月末,将很可能只剩四个一线城市仍坚持限购。即便是一线城市,如广州和深圳,也将会在四季度出现一定范围的调整。 北京和上海因为人口压力特别大,松动可能性小,但像广州郊区价格调整幅度比较大,松动可能性比较大。 张大伟称。 7 月份,广州的楼市数据创下一年新低,一手房网签量只有 33.8 万平方米,是除春节的 2 月之外最低的一个月,环比下跌 37% ,跌幅远高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广州取消限购的呼声四起,尤其是远城区的南沙、萝岗区域。 日前,深圳市专门开会讨论了当前的房地产形势。有媒体报道称,深圳准备对楼市做局部小幅调整,不符合市场规则的限价政策也将全面退出。深圳市已做好了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储备,包括实施契税减免、降低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等方面。 不过,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 上海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 7 月份 35 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显示,一、二、三线 35 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 16.4 、 18.1 和 26.1 ,相比 6 月份 15.4 、 17.6 和 25.4 的数值都有所上升。相比来说,一线城市的存销比上升幅度最大。 张大伟说,如果到四季度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不排除在一线...
近日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法立法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房产税改革已拉开序幕,预计将在2017年正式实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全国人大正在起草房地产税立法草案,考虑将现有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并将房地产税列为地方税种。 从房产税试点到如今房地产税立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折射出中央在税制调整上思路的转变。 此消息一出,引发房地产业界纷纷热论,倪红日表示,房地合一的征税方式一旦做出,相应的税收征管原则和立法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 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人大正在起草房地产税立法草案,这表明房地产税法已经进入立法程序,出台指日可待。 税制思路调整 房产税自2011年1月28日开始试点,虽已过去三年,但仍仅停留在重庆(楼盘)和上海(楼盘)这两个最初的试点城市。在此期间,包括北京(楼盘)等多个地区曾传言开征房产税,均被有关部门辟谣。 据财政部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税收收入情况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房产税完成959.01亿元人民币,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061.71亿元人民币。 据倪红日介绍,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土地征税,按照土地的面积来计税;房产税是对房产征税,按照房产原值进行征税。房子是建在土地上的,这两个税种合并即房地合一。 经济金融学者宗涛认为:房产税是在不改变房地产领域的其他税种情况下,作为新税种推出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相比之下,房地产税是一切与房地产领域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税种的统称,房地产税是对房地产领域十余种税有所增减合并。与房产税相比,房地产税可以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资金,有望从更全面角度改变土地财政模式。 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葛惠彪表示:在财政部公布的这份报告中,上述两个税种的占比并不大,仅占上半年税收收入的3%。对征管部门来说,合并可能更利于简化征管。从纳税者的角度来讲,两个税种合并征收,缴纳也方便一些。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高级合伙人王光英律师则认为:房地合一征税,买房人将在原来缴纳房...
将商业地产和证券相融合或称为未来房产的一种创新方式,商业地产的资产证券化将会带动房产经济,近日秦虹就表达了这个想法。 商业地产的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那些缺乏流动性,但是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或者融资,以最大化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与商业地产的需求是非常吻合的。秦虹认为,资产证券化和房地产的结合,对房地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房地产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 秦虹表示,资产证券化保持了物业经营权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经营水平和最大化地提升商业价值。...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论坛会上分析了我国目前 二手房 市场的现状,他认为二手房市场日渐成熟,在未来或将会带来商业机会,二手房市场势必会崛起。 中国二手房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正在上行中的房地产市场。在一个成熟市场,当新房市场不一定有快速增长的时候,它的二手房市场有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机会。目前,一线城市因为种种原因,被低价斩仓卖出的房子,比投资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的收益都要好。 中国二手房崛起的条件应该说已经逐步具备。存量的商品房规模已经足够大,目前商品房存量已经超过 1 亿套,如果考虑目前在建施工的规模, 2015 年应该到 1.25 亿套。同时,城市家庭房屋的自有率已经很高,考虑到中国城市常住人口超过 2.5 亿是农村流入的非户籍人口,多数并没有进入商品房市场,如果把这一部分扣除的话,重新计算中国城镇户籍家庭的住房, 2015 年会超过 70% 。这么高的住房自有率,是二手房市场崛起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我们新一轮人口流动的趋势正在形成,人口在不同城市,以及中心和郊区之间的流动会带来二手房交易,特别是租房市场的巨大的需求。这不是一个下行通道的市场,而是一个在上行的起点上的新的房地产市场。...
截止目前我国已有八成城市放松了限购政策,这对楼市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尽管楼市持续低迷,但是品牌房企仍旧力挽狂澜,支撑楼市的成交量,统计结果显示在沈阳的龙头企业诸如万科、碧桂园、中海、华润等开发商前 7 个月销售总额达 150 亿。 8 月已至中旬,纵观前 7 个月楼市,尽管楼市大环境低迷,但品牌房企依然加速布局,频繁发力。博弈升级的下半年开发商会以怎样的姿态来应对挑战,释放购买力,回笼资金,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业内探寻的目光投向了大品牌开发商,不只因为品牌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还因为品牌开发商占据着不容小觑的市场份额,有能力通过大力推盘促销增加销售额,影响市场走向。诸如万科、碧桂园、中海、华润、金地、保利、恒大等全国知名品牌开发企业在沈阳的多个区域均有落子,面对扑朔迷离的下半年楼市,品牌房企还将会有哪些新动向?哪些楼盘项目值得购房者关注?这些都值得我们期待和探讨。 数据: 10 家房企前 7 个月劲销 150 亿 来自地产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 2014 年前 7 个月无论是从面积上看还是从套数上看,沈阳商品住宅销售排名前十的地产企业几乎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地产企业,九家是楼盘遍布全国的品牌企业,一家是在沈阳积累了良好口碑和认可度的本土企业,十家房企前 7 个月销售总额高达 150 亿元。 其中,碧桂园以 3942 套,面积逾 40 万 m2 , 25.17 亿元的销售额勇夺桂冠;万科、中海紧随其后,销售额分别高达 22.99 亿元和 22.38 亿元;华润、恒大、金地、保利紧随其后,销售额均超过十万元;荣盛、龙湖也榜上有名,拥有不俗业绩,值得一提的是,本土企业宏发发力铁西、于洪,前 7 个月卖出 1616 套商品住宅,以 8.11 亿元销售额跻身商品住宅品牌排行榜第九位。 有心留意沈阳楼市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沈阳人对于楼盘的品牌意识始于 20 年前,万科带来的四季花城让人惊叹 房子原来可以这样盖 , 2006 年起,随着沈阳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品牌地产企业大举进驻,万科、中海、华润、碧桂园等全国知名品牌企...